首页 > 政府文件

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尖草坪区持续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公开主体
发文字号 草坪政办发〔2023〕9号 成文日期 2023-06-16 发布日期 2023-06-16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首次公开 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公开载体 政府网站 来源 区政府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尖草坪区持续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26日           



尖草坪区持续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持续创优高质量“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塑造转型新优势,构建经济新生态,打造发展新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有关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先行先试、守正创新,一体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创新提升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尖草坪贡献。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1.全面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认真落实国务院和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营商环境法规政策,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供给。动态更新营商环境法规政策,全面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一致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并举,突破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性瓶颈。(区司法局牵头)

3.规范涉企政策制定程序。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应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消费者等方面的意见。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核。(区司法局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影响生产、经营成本、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时,应全面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和第三方评估制度。(区市场监管局牵头)

5.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落实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规范性文件到期评估制度。对市场主体满意度高、效果显著的政策,及时复制推广、立法固化;对获得感不强、效果不明显的政策,及时调整或停止施行。(区司法局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6.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建立健全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效能评估制度。探索开展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试点,加强商事法律服务,提升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质效,依法、平等、全面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区发改局、区司法局、区法院、公安尖草坪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7.严格规范涉企收费。开展违法违规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持续加大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加大医疗机构收费检查力度,巩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成效,规范水、电、气、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公用服务价外收费,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推动降低物流服务收费。(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快构建新型综合监管机制。健全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互联网+监管”为主要应用的新型综合监管机制,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创新实施精准有效监管,探索运用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移动APP、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非现场监管,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9.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实现“清单之外无事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探索试行行政备案事项规范管理,形成区级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备案。推出一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全面推行“证照联办”服务,实行证照审批事项“一次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办结”,实现“准入”又“准营”。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告知承诺办理事项实际应用比达80%以上。(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

10.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双集中”,企业群众办事线上“进一网、能通办、一次不用跑”、线下“到一窗、全代办、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7×24小时不打烊”“中午不断档”,提供“全天候”高品质政务服务。加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基层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加快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便利圈”,推动“同城通办”事项就近办理。充分发挥“区区融合”特色及优势,统筹推动尖草坪区和中北高新区审批一体化,建立两区共有审批事项清单,对两区共有的审批事项实现审批标准、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全部统一,一体化推进政务服务各类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审批效率,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推进两区企业登记信息共享、资质互认,实现领域高频事项“跨域通办”。(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

11.全面协同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多规合一”改革,形成覆盖全区、标准统一、协同共享、实时更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论证,最大限度避免建设项目后期推进过程中出现停滞、反复、夭折等问题。深化“多测合一”改革,减少、避免重复测绘,减轻企业负担。推进政府统一服务、承诺制、全代办审批模式、特殊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清单”审批服务。(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2.着力强化信息支撑。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动信息系统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区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可全程网办比达到97%以上,实际网办比例达到80%以上。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实现10项以上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动端办理。试行政务服务“智能客服”,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模式。(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

13.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加快应用惠企政策平台,健全惠企政策库,形成完备的惠企政策清单;组织编制包含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截止日期、办理时限、兑付金额等要素的政策兑现指南,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公开发布;推动线上政策搜索、咨询应答、免申即享。(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配合)

14.优化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服务。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开标等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和招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地区、跨平台互认,便利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畅通招标投标异议、投诉渠道,严厉打击围标串标、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15.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在市场主体办理注册登记、资质审核、行政许可及接受日常监管、公共服务过程中,及时全面记录市场主体行为及信用信息,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全方位公示、多场景应用、全流程追溯。(区发改局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配合)

16.深化“信易批”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直接关系公共利益、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事项及行政许可决定不可撤销的事项外,其余事项探索实行“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非主要材料容缺办理”模式,构建“守信一路绿灯,失信处处受限”的守信激励机制。(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配合)

17.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在市场监管、税务、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生态环境、能源、安全等重点领域率先开展信用等级评价,依据风险高低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信用+智慧”监管。(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税务局、生态环境尖草坪分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8.探索企业重整期间信用修复机制。依法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与修复工作规范,加强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交互,依法为符合条件的破产重整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及时调整信用限制和惩戒措施。(区法院、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全面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集中治理,积极履约招商承诺,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大起底”工作,全面梳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合同协议履行情况,集中解决政策兑现不及时不到位问题,探索建立政府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区法院、区工信局、区项目推进中心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健全防止“新官不理旧账”的制度机制。认真执行《太原市尖草坪区区管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办法(试行)》,完善内控机制,增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让离任者交得清楚、继任者接得明白,保障工作有序衔接。(区审计局牵头)

(四)着力打造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

21.整合优势资源,推进生态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加快老龙头景区重塑、雁丘文化提升工程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汾河流域上“山西印象看汾河”的画龙点睛之笔。推进国盛马头水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扶持正和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发展,培育建设庄头、横岭等十余个特色村庄精品民宿集群,打造全省城郊高端休闲旅游的靓丽名片。开创“旅游+文物”“旅游+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多业态融合创新的文旅消费综合体。全面实施东西山旅游公路千佛洞、净因寺、龙泉寺塔墓连接线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推进石窑寺道路旁不稳定边坡治理,完善停车场、集散中心、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区文旅局牵头,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乡管理局、区交通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区域内路网基础设施,完善“四好农村路”骨架路网及生命防护工程,结合区域内旅游景点,做好“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规划,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区交通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3.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森林保卫战。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工程,高质量完成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任务,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圆满收官。强化国土资源保护,对破坏山体、违法占地、私挖滥采、违建别墅、围湖(河)造地、违规排放、毁坏森林草原等行为,一律“零容忍”。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小返河生态修复和泥屯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品质生活的增长点。(生态环境尖草坪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乡管理局、区林业局、区水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4.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名校名师名课”工程,持续掀起“提质量、办名校,树标杆、成名师,做引领、上优课”的热潮。加快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附属中小学、培智学校新建教学楼工程建设。促进太原外国语学校、华东师大和旭辉配建学校联合办学。积极启动区一中新校区建设,推进新建小区配建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双语实验小学等薄改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持续开展教师招聘,进一步配齐配强教师队伍。深入落实“双减”要求,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强化校长、教师培育培训,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区教育局牵头)

25.全面深化“健康太原”建设。保障省人民医院新院、市第九人民医院新院建成投用,完成区中心医院新院建设,加快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建设进度。整合利用江阳医院资源,推动中西医结合医院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提升、老年医学中心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卫”,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稳步推进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达标。(区卫体局牵头)

26.挖掘历史底蕴,推进文化资源高效保护。深入开展傅山文化研究,支持傅山八珍汤、宇文武社火为代表的重点非遗文化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实施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提质工程,健全完善更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文明守望工程”,推进赵家山“税房院”、镇城关帝庙古壁画文物认领认养。加快区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吉祥寺再异地保护、耄仁寺龙王庙保护修缮,做好山西私立进山学校旧址保护,真正让尖草坪璀璨的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区文旅局牵头)

(五)着力打造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

27.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制定重点领域产业紧缺急需人才指导目录,为精准引才提供指导性意见。分领域、分类别开展人才培育行动,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党政青年人才、技术经理人、教师骨干、医技人员等进行专项培育,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完善人才培养、流动、使用激励和评价考核机制,为我区赢得竞争发展新优势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区卫体局、区医保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8.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妥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和法定人群全覆盖。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区人社局牵头)

29.不断优化税务服务。推广“晋享税惠”智能管家,实现95%税费服务事项“网上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延续升级自主减税政策,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实行多元化退税方式,让市场主体尽享、快享税收政策红利。(区税务局牵头)

30.提升获得信贷便利度。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配合市融资担保公司在我区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区财政局牵头)

31.加强数据保障。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应用,挖掘数据资源商用、民用、政用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区大数据中心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动态调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压紧压实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责任。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沉浸式体验活动,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一把手”换位实践,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全流程调研本部门办事效能,切身感受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及时查找不足和漏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彻底转变、政府服务大幅优化、政府效能全面提升。

(二)建立政策矩阵

以本方案为蓝本,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在助企纾困、税费减免、入企帮扶等方面研究出台更解渴的政策。围绕打造“五个环境”,区司法局牵头制定《创优法治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制定《创优政务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区发改局牵头制定《创优信用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区文旅局牵头制定《创优人文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负责汇聚形成要素保障政策汇编;围绕全面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定位勇争一流,结合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山西省创新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山西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进一步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制定本部门本辖区《持续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形成“1+5+N”创优营商环境政策举措体系,激发营商环境制度集成改革红利。相关工作方案报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审定后,以部门文件或联合发文的形式印发实施。

(三)强化宣传培训

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作为重点宣传任务,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常态化组织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报道。运用网站、政务大厅显示屏等各类“网、微、屏、端”,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宣传尖草坪区典型经验,提升草坪营商环境建设品牌知名度。

(四)强化督导考评

梳理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问题,开展营商环境痛点堵点疏解行动,督促各部门限期解决。加强对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督促指导,重大改革、重点工作纳入“13710”信息化督办系统,实施清单式、项目化全程跟踪督办。创新考核评估方式,突出市场主体感受度和政策落实,对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开展年度考评。强化考评结果应用,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推进落实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约谈,对严重损害营商环境的,依纪依法向有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

(五)强化作风整治

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坚决纠正各种懒政怠政等不履职和重形式不重实绩等不正确履职行为。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核查处理机制,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作用,及时查处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切实做到“民呼我必应,民需我必为”,打造风清气正、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高地。